联系人:庄志伟
手 机:15962689463
邮 箱:626721770@qq.com
为发挥高品质人才“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交流和共享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最新成果,提高锂电新能源产业在国家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战略地位,加快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与双碳目标,在“2023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期间,市科协联合枣庄学院、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单位,共同承办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锂电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智库论坛”,活动定于2023年9月17日在枣庄市召开。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活动基本情况。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锂电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和快速增长期。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 GWh,同比增长超过130%;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枣庄市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和工业倍增实施计划,重点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坚定不移推进锂电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编制了《枣庄市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了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逐渐完备“一处核心基地+三处配套产业区+三处协同发展区”的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搭建了45个锂电科研平台,建成了山东省唯一的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储能电池技术中心,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入国际标准化实验室序列,全市锂电企业已授权专利1676件。锂电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精工电子、丰元锂能、中材锂膜等本地“链主”企业快速成长,龙头带动集聚成势,新能源和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劲。
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是山东省科协在整合科协优质工作基础上重点打造的品牌项目,智库论坛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立足发挥智库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通过智库论坛平台,汇聚高端智慧,加强产业成果交流,推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咨询建议,实现“科技—产业—人才—智库”良性循环,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在全球锂电产业布局发展到了关键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到了集约又分行的阶段,只有通过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迎接各项挑战。枣庄市科协联合枣庄学院、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单位开展多次调研,征集锂电企业技术难题和意见建议,发现我市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关键技术突破较少,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链部分环节薄弱;锂电人才需求与供应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积极申报申报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智库论坛项目,共同承办“锂电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智库论坛”,对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山东化学化工学会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学会,汇聚来自国内锂电产业多个领域的专家,探讨交流锂电新能源产业领域最前沿的科技进展和发展动态,对于助推锂电公司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整体创新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本次论坛将紧紧围绕“锂电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主题,以锂电新能源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为中心、以锂电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发展为目标,为我国从事锂电新能源产业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人员、企业家,及政府有关部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活动共邀请10位专家共享最新研究成果,共商锂电发展大计,共谋锂电产业未来。
9月16日至18日,枣庄市人民政府、省贸促会、省能源局将携手举办第二届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展览会不仅是枣庄今年举办的最隆重的盛会,也是我省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将进一步加快枣庄“锂”想变现,擦亮“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城市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枣庄锂电、支持枣庄锂电、发展枣庄锂电、壮大枣庄锂电。
王其军:本次论坛将紧紧围绕“锂电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主题,搭建科学家、企业家,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交流平台,共邀请10位专家共享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
从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角度,邀请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尉海军作《高能固态锂电池及关键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泰山学者王振波作《储能锂离子电池下一代高性能正极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青岛大学教授、泰山学者郭向欣作《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助力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锂电池》,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科院百人金永成作《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研究》,济南大学教授、泰山学者原长洲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适配电解液改性研究》等学术报告;
从锂离子电池应用角度,邀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陈人杰作《多电子电池新体系及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员张炜鑫作《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防控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等学术报告;
从完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角度,邀请清华大学副研究员王莉作《高比能量三元电池的失效机理与抑制技术》,山东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高超作《山东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枣庄学院教授、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秘书长杜辉作《集聚创新要素 共同推进锂电产业创新发展》等学术报告。专家、学者共同为枣庄锂电产业创新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建言献策。
刘春丽:一是枣庄学院格外的重视此次论坛,积极对接枣庄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科协,密切衔接沟通,有序做好联合主办行业盛会的准备工作。重点对接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头部企业高管以及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邀请出席大会、发表演讲、参与论坛讨论等。二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供开放共享的交流和合作平台,为我市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信息交流、企业资源对接提供支持和沟通平台,推进产业链企业互信合作,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依托山东省锂电产业学院突出的学科资源、强大的人才优势,聚焦重大研究议题,在战略性、前瞻性上发力,在注重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原创性引领性研究、交叉性融合性研究、储备性应急性研究的指导下,协助整理撰写服务锂电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决策建议,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作出重要贡献。
杜辉: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作为全省锂电产业的唯一一个共同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开展工作。
一是汇聚创新要素,引领行业创新发展。锂电共同体瞄准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沿,坚持问题导向,有效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大创新要素,推动重大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孵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和壮大锂电产业。
二是共建公共平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锂电共同体以利益共创共享为核心,聚焦产业链共性技术,贯通所有环节,联合要素、聚集力量打“组合拳”。目前已经汇聚了100多家锂电企业。
三是建立产业创新闭环圈,助力构建锂电产业生态。在共同体的创新生态体内,项目来源于产业,落地于产业,企业提技术需求,项目研发在共同体内实施,成果在共同体内转化,企业在共同体内孵化,锂电共同体实现了全周期的创新创业闭环。锂电共同体充分的发挥平台效应,促进产业协同。目前已在积极引导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合力。
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将充分的发挥共同体平台效应,从协同创新,人才引进,科技服务等方面助力枣庄市,乃至山东省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邮政地址: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邮政编号:277800 网站标识码:3704000038